打造全球一流竞争力的企业

Industral Development 产业发展
钢铁制造

深耕钢铁主业,致力于为建筑、交通、机械制造、能源等领域提供卓越的绿色钢铁材料。年生产钢产品1000万吨,销往国内29个省(区、市)、113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到港珠澳大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等工程。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大规格直接切削贝氏体材料、马氏体耐热焊丝钢SA335 P91热轧盘条等填补国内空白。

新能源

顺应“双碳”目标和能源变革的宏观形势,以张家港海进江LNG接收站项目(苏州LNG储备中心)为主体,布局新能源产业,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项目建设规模为300万吨/年,包括接收站工程、码头工程及配套外输管线,对于苏州地区天然气保供和储气调峰,调整区域能源结构,助推张家港东部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物流

立足长三角,依托毗邻长江,拥有万吨级长江码头、内河码头及腹地资源优势,打造专业高效、智能快捷的物流集团。已发展为千人规模,近千车辆,覆盖公路车运、铁路运输、内河与长江船运、海运等多种运输模式,年货物吞吐量超3000万吨。

建筑

板块6次跻身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蝉联“苏州市优秀市政施工企业”荣誉12连冠,年产值超40亿元。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双一级资质,承建工程荣获2022年度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获全国市政金杯奖、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江苏省建筑施工标准化星级工地等多项荣誉。

赋能制造

积极响应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延伸钢铁下游产业链,培育和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及产品,特种焊丝、高端模锻件等产品,有效攻克“卡脖子”难题,填补部分国内空白,应用到风电核电、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环保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占地375亩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全国50个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之一。园区积极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冶金尘泥循环利用、钢渣3D打印、钢渣筑路等产业发展和循环利用技术创新,年可处理各类工业固废100万吨,实现“固废不出厂”;年处理建筑拆除垃圾、装潢垃圾能力140万吨,助力产城融合。

金融贸易

走“产融结合”“工贸结合”道路,拓展大宗商品综合服务、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保理等业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赛道布局投资,以稳扎稳打的投资理念,实现企业资产稳健增值。

News Center 资讯中心
心系慈善 彰显担当|集团向永联为民基金会捐赠3000余万元

9月27日,“互助关爱·幸福永联”2023年度慈善募捐大会暨永联村全民健身运动会闭幕式在永联议事厅举行。永卓控股及旗下子公司、员工踊跃捐款捐物,共计捐赠金额达3138.7万元。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吴毅代表企业捐款2000万元集团定向捐赠核磁共振、胃肠镜设备 永卓控股旗下其他子公司踊跃捐款永联村党委书记、永卓控股董事局副主席吴惠芳在致辞中表示,自2010年以来,集团已累计向永联为民基金会捐款约3亿元,在扶贫助困、关爱帮扶、奖学助学、健康关爱、文明提升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同时,在集团的爱心带动下,永联区域慈善实力不断壮大,慈善热情持续高涨,基金会捐款人数和金额逐年攀升,带来了显著的社会影响。吴惠芳强调,永联为民基金会要坚持慈善服务共建共享,推动项目精细化运作,把慈善资源用于民生福祉最需要的地方,人人共享发展成果;要推动慈善方式线上、线下两路并进,推进数字慈善建设,助力慈善事业再上新台阶;要开发更加多元、更有品质的精神文化服务,为文明乡风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构建现代慈善发展新格局。“永卓控股将坚定当好永联慈善公益事业的中坚力量,为困难群众带去支持和温暖,为居民、员工美好生活添砖加瓦。”会上,集团董事局主席吴耀芳还发起了向“美好生活进军”的号召,希望更多人积极加入慈善事业,以爱心和善行提升自我,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向着美好生活前进。2022年,永联为民基金会设立“文体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村、企的文体阵地建设和文体队伍培育。在日前举行的永联村全民健身运动会上,各项目共吸引村民、员工超1000人次参赛,掀起了区域全民健身热潮。活动表彰了运动会获奖的团队及优秀个人。

2023-09-28
应急管理部副司长朱新秋一行来集团调研

9月20日,应急管理部调查评估和统计司副司长朱新秋一行来集团调研安全管理工作。省应急管理厅调查评估和统计处处长童培新,苏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孙永航,张家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常征,张家港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陈国庆,南丰镇党委书记陈稳,集团董事局主席吴耀芳等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集团钢铁板块生产一线,认真听取集团安全管理工作汇报。吴耀芳介绍,集团与国际安全领域标杆企业合作,打造卓越安全管理体系提升项目,重点围绕过程安全、设备安全管理要素等,通过建体系、促履职、强属地的推进策略,将“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全员参与”安全理念融入管理,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吴耀芳说,集团全面应用了电子围栏及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重点区域的人员管控。近年来,集团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工作,重点岗位实现机器换人,同时结合新项目建设,着力构建“集控+改善”的生产管控模式,完成业务运营80%以上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吴耀芳表示,集团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坚持源头管控,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持续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文化建设,推动集团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朱新秋对集团安全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企业围绕科技创新、安全体系、监管体制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经验。他强调,企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底线思维,不断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充分运用数字信息等先进技术手段,强化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有效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3-09-22
央视关注永卓控股绿色发展

9月13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江苏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介绍了五个“美丽故事”,其中就包括张家港市东沙化工园区“凤凰涅槃”的故事。围绕“绿色发展”的时代命题,永卓控股深耕不辍,并率先在东沙化工园区投资建设了绿普资源钢渣3D打印项目,让钢渣固废绿色蝶变。9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专题聚焦“循环经济”,报道了永卓控股钢渣3D打印项目,并得到了全网广泛关注,截至发稿,该新闻各平台浏览点击量已超25万人次。图文报道如下在张家港塘桥镇这条人气旺盛的商业街旁,一座崭新的公共厕所刚刚落成。与一般建筑所不一样的是,这个厕所竟是用钢渣打印出来的。永钢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粉碎料利用车间技术人员石宇航介绍,正常的一个打印周期大概在半个月左右时间,像这样一间厕所,它可以随调随走,可以循环利用。通过技术工艺,钢渣废料成为钢渣微粉,经配比后形成打印所需的油墨,通过管道就可以直接输入到“打印机”上打印了。打印生产的各类建筑不仅坚固,而且环保无害。此外,当地还将钢渣代替玄武岩进行沥青混合,成功应用于市政道路、高速公路等交通道路的建设和养护中。“玄武岩达到了200多块钱一吨的时候,而我们这边(钢渣)只要几十块钱一吨。所以说这一块现在在市场应用场景上还是比较大的。”永钢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粉碎料利用车间负责人朱晓彬介绍。将钢渣“变废为宝”,是实现低环境负荷和低资源消耗的重要手段。将钢渣和建筑材料跨界合作对促进绿色发展、助力“双碳”具有重要意义。永卓控股钢渣3D打印项目坐落于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开发研究以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钢渣等固废为原料,利用前沿3D打印技术,生产各类绿色生态、经济实用的建筑构件,开辟钢渣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成功取得了5项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成功应用于张家港船闸改造、镇村级清洁房改造、“张家港湾”景观用房等多个工程。此外,集团还联合东南大学等开展钢渣筑路关键技术攻关,梳理明确钢渣筑路的应用标准和规范,并完成了多项专利技术申报,成功将钢渣应用于锡太公路、苏嘉杭高速等道路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永卓控股循环经济产业园内还投资建设了冶金尘泥资源化处理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等,2019年,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主体申报的张家港市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成功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批准,成为全国50个基地之一。

2023-09-18
Social Responsibility 社会责任

在30多年发展中,永卓坚持和永联村共享资源要素、共赢综合效益,探索形成了“企村永联、共建共享”的共同富裕模式,助力永联村率先实现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 在永卓的带动和反哺下,永联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2000余名村民在永钢集团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11000个村民通过二次、三次分配享受永卓控股发展所得年人均超1万元。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人才发展
我们的未来 因您而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