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跨领域、跨区域


具有全球一流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

Industral Development 产业发展
钢铁制造

深耕钢铁主业,致力于为建筑、交通、机械制造、能源等领域提供卓越的绿色钢铁材料。年生产钢产品1000万吨,销往国内29个省(区、市)、113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到港珠澳大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等工程。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大规格直接切削贝氏体材料、马氏体耐热焊丝钢SA335 P91热轧盘条等填补国内空白。

新能源

顺应“双碳”目标和能源变革的宏观形势,以张家港海进江LNG接收站项目(苏州LNG储备中心)为主体,布局新能源产业,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项目建设规模为300万吨/年,包括接收站工程、码头工程及配套外输管线,对于苏州地区天然气保供和储气调峰,调整区域能源结构,助推张家港东部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物流

立足长三角,依托毗邻长江,拥有万吨级长江码头、内河码头及腹地资源优势,打造专业高效、智能快捷的物流集团。已发展为千人规模,近千车辆,覆盖公路车运、铁路运输、内河与长江船运、海运等多种运输模式,年货物吞吐量超3000万吨。

建筑

板块6次跻身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蝉联“苏州市优秀市政施工企业”荣誉12连冠,年产值超40亿元。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双一级资质,承建工程荣获2022年度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获全国市政金杯奖、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江苏省建筑施工标准化星级工地等多项荣誉。

赋能制造

积极响应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延伸钢铁下游产业链,培育和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及产品,特种焊丝、高端模锻件等产品,有效攻克“卡脖子”难题,填补部分国内空白,应用到风电核电、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环保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占地375亩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全国50个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之一。园区积极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冶金尘泥循环利用、钢渣3D打印、钢渣筑路等产业发展和循环利用技术创新,年可处理各类工业固废100万吨,实现“固废不出厂”;年处理建筑拆除垃圾、装潢垃圾能力140万吨,助力产城融合。

金融贸易

走“产融结合”“工贸结合”道路,拓展大宗商品综合服务、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保理等业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赛道布局投资,以稳扎稳打的投资理念,实现企业资产稳健增值。

News Center 资讯中心
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恒川一行来访永卓控股

 3月28日,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李恒川,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管委会主任、苏州理工学院院长王志东一行来企业访问交流。永卓控股董事局主席吴耀芳、副总裁张刘瑜等出席座谈。 “江科大在张家港办校以来,对永卓的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目前已有百余名江科大优秀毕业生在企业关键岗位任职。”吴耀芳向江科大一直以来提供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吴耀芳表示,人才是企业发展第一资源,永卓控股每年吸纳约300名应届毕业生,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当前,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冶金、新材料等专业的人才有很大需求,助力企业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自2013年达成战略合作以来,校企双方精诚合作,共建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在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实现突破。未来,希望双方能进一步拓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持续聚焦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成果转化等重要方面,携手实现更高质量的合作共赢。 “感谢永卓控股对我校学生培养给予的大力支持。”座谈中,李恒川详细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江科大一直深化“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积极与行业融合、与区域融合,致力于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 李恒川表示,江科大与永卓控股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友谊。去年,双方还共同承办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得到了参赛高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为企业品牌建设、吸引人才创造了良好条件。江科大将一如既往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永卓控股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人才,希望双方在人才共引、共育、共享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谱写人才发展新篇章。

2023-03-29
以“敢干”担当加快企业创新转型 向高质量发展求突破

 永联村、永卓控股全体党员干部要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真抓实干、奋发进取,推进永联村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推动永卓控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并在此过程中创造村民、职工的高品质生活。”3月16日,从两会履职归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家港永联村党委书记、永卓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吴惠芳第一时间向村民、职工传达会议精神,分享心得体会。 从一家普通的轧钢厂到年产能千万吨的大型钢铁联合型企业永钢集团,再到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的综合性企业,永卓坚持践行“敢干”担当勇闯敢试、自我突破,走上高质量发展路子。立足新起点,永卓更加自觉坚定走稳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绿色转型、提质增效、产业升级、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让村民、职工共享发展成果,谱写共同富裕的美好篇章。 自发主动追求高质量发展 2022年,永卓控股营业收入超1450亿元,昔日村子里不起眼的永联轧钢厂已实现质的飞跃,成为全国单体最大的村办企业。回想当初,轧钢厂刚刚创办的时候,缺少资金和设备,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厂子“干不长久”,但不服输的永联人坚持不懈、艰苦奋斗,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的壮大腾飞,打消了质疑。 对高质量发展的自觉追求让企业赢得市场的认可,也逐渐融入永卓的发展基因,激励着企业保持奋进的姿态、拼搏的干劲,打破常规、勇于求变,坚定不移走动力更足、势头更强、成色更好的发展之路。 面对钢材市场需求减弱和钢材价格下滑的挑战,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引领着永卓放开手脚、主动转型,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先后在新能源、新材料、金融贸易等非钢业务领域作出探索布局。2021年底,企业整合各产业板块,并理顺产权关系、优化完善运行机制,成立永卓控股,为发展带来新的动能。 眼下,永卓正聚焦新能源产业板块,全力推进张家港海进江LNG接收站项目。该项目将通过液化天然气接卸、储存、气化、输配,为苏南地区民用天然气保供和国家储气调峰提供支撑,同时依托LNG接收站的建设,打造清洁能源综合产业园,为企业长远发展带来更多期待和可能。 对高质量的自觉追求更体现在做精做强钢铁主业上。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路径,永卓把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生产制造、管理机制进行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致力打造“智慧”钢厂,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前段时间,永卓打造的“数字孪生工厂”升级2.0版。在永钢特钢公司电炉分厂集中控制中心的大屏上,生产一线的三维立体画面实时传送,连铸机浇铸过程中的中包温度、中包重量、各流拉速等信息也在屏幕上同步更新。特钢公司负责人江宏亮介绍,“数字孪生工厂”2.0整合了生产调度、设备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管理以及物料储运等功能模块,通过场景化的构建,构造出一个全新的、面向未来的智慧数字孪生一体化管理平台。 创新求变激荡发展活力 今年开年,永卓“低碳发展、高精转型”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共包含炼钢三厂扩建、超高强度高韧性特殊钢生产研发、精品线材智能服务平台,年产180万吨钢坯将用于轧钢,115万吨优特钢线材将用于下游深加工,项目全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节能环保型新设备,建成后将持续推进产品高端化、绿色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建设新项目是永卓勇于创新、努力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生动写照。“坚持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宝贵秘诀,也是未来继续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底气。”永卓控股党委书记、总裁吴毅说,永卓将时刻保持对时代和行业的危机感和敬畏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新产业结构、管理机制、发展模式,在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大环境下,闯出一条新路。 围绕“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的发展战略,永钢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技术中心等平台为创新载体,引进高层次人才,广泛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与行业、上下游优势资源开展联合研发、技术攻关。 2022年,永钢成功浇铸直径为1200毫米的连铸圆坯,就此实现了产品规格从直径380毫米—1200毫米的全覆盖。全年,永钢推出新产品62个,其中桥梁缆索钢丝用热轧盘条、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直条)荣获“金杯优质产品”称号。 技术创新造就高端产品,帮助永卓在海外市场打响品牌。目前,企业钢材出口国家和地区数量高达113个,仅2022年,企业钢材出口超101万吨,同比上涨54%,16个新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涵盖风电用钢、汽车紧固件用钢、石油阀体用钢等。 勇于尝试、大胆创新的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引领永卓各产业板块大放异彩。苏州昆仑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入选江苏省2022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其研发的风电大齿轮模锻件连续三年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苏州骐骥焊接材料有限公司KGM-Q80M耐候高强焊丝成功应用,实现进口替代,进入光伏行业最高强度耐候钢结构焊接领域;江苏绿普资源利用开发有限公司持续推进钢渣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应用,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国省干线养护大修工程、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推广钢渣作透水性材料、土壤固化剂、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等方面的应用。 创新不断发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激荡着永卓人干事创业的豪情。今年,永卓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朝着营业收入1600亿元的新目标奋力前行。 勇担推进共同富裕的责任 眼下,永联文体馆成为永卓职工、永联村民放松休闲的新去处。每天下班后,永卓职工王宇超都会来文体馆的健身房里踩单车、举哑铃;周末,村民程丹都会带孩子走上文体馆三楼,听一场戏曲演出、看一次电影;晚饭后,永联舞蹈俱乐部负责人肖燕带着大姐们学跳最新的广场舞……改造提升后重新开放的永联文体馆,增设篮球场、舞蹈房、永联戏楼、电影院等众多场所设施,满足了百姓的多样性需求。 发轫于永联村,背后还牵系着一万亩土地、一万个村民的永卓始终将“共同富裕”视为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和最终目标。在发展过程中,永卓坚持为永联村保留25%的股权,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同时,永卓先后投入36亿元支持永联村打造了可容纳3万人居住的永联小镇,健全农贸市场、小学、幼儿园、医院、商业街等配套载体,并发起成立永联为民基金会,累计捐款近3亿元,用于民生改善、困难群体帮扶等事项,让村民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优质生活。 踏上新征程,永卓人勇挑重担,致力在推进共同富裕上担当更大责任、辐射更大范围、实现更高质量。永卓与新疆库尔干村签订“情暖库尔干”石榴籽帮扶工程项目,在当地成立了果品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新建太阳能路灯、垃圾分类房等基础设施,完善生活配套……投入帮扶资金超1000万元,带动了库尔干村产业发展及村庄环境改善。 促进共同富裕的多年实践让永卓对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使共建与共享的关系更加均衡,激励村民共同奋斗,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从而公平享受发展成果,实现真正的富裕。 永卓积极发挥自身在稳就业、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以企业做大做强,为更多人创造就业、创业的机会。在永卓物流汽运分厂办公室,张彤正梳理建立企业物流运输操作规范。去年7月,车辆工程专业出身的张彤大学毕业,加入企业,成为永卓的一分子。随后,张彤建议找工作的女朋友汤子博来永卓就业。如今,汤子博就职于永卓财务管理部,与张彤一起在永卓奋斗,共同成长。 高质量发展号角声声,永卓信心满怀、热情高昂,以“敢干”为帆,以奋斗为桨,启航新征程,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弘扬“时不我待”的精神奋楫争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劲迎难而上,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3-03-24
吴毅:打造促进共同富裕的民企样本

3月19日,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京举行,企业 “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全链赋能乡村振兴项目”荣获大奖。永卓控股党委书记、总裁吴毅代表企业领奖,并作交流演讲。右八为吴毅中国工业大奖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历届获奖企业和项目都代表了国内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代表中国工业化的方向、道路和精神。此届大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紧密结合,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开展评选工作。获得中国工业大奖,是对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工作的充分肯定。“企业以‘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忝获殊荣,这既是对我们企业40年来改革发展的肯定,更是对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鼓舞。这是一份极大的殊荣,更是一份神圣的使命。”吴毅表示。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民营企业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基础。2022年,企业营收超1450亿元,历40年风华,昔日永联轧钢厂已发展成为全国单体最大的村办企业,实现质的飞跃。如今,企业产品走向高端化,优特钢占比超70%,部分产品替代进口、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首位;企业发展动能实现高新化,拥有数百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工厂实现全流程可视、可控管理;企业发展方式绿色化,建成从供应链端、制造链端、消费链端建设绿色低碳产业链,近5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200万吨;企业增长引擎多元化,形成钢铁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流和金融贸易等产业板块,产业内部做精做优、产业之间联动互补。科学、长效机制,是民营企业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方法。助力乡村城镇化建设,企业发挥融资平台作用,为永联小镇建设提供36亿元资金,实现99%农民集中居住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腾出空间;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企业发挥人才、资源、产业优势,推动永联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农民共同富裕,企业给村集体保留25%的股权,使永联村每年获得超亿元经济收益,带动300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的生活愿望;助力乡村社会治理,企业发起成立永联为民基金会,每年捐款2000万元,出资建设室内游泳馆、篮球馆、电影院,为员工提供福利的同时,引导村民享受高品质生活,提升文明素养,助力永联村蝉联全国文明村六连冠。加强党的建设,是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赋能乡村振兴的源泉和保障。企业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打造学习型党组织,有效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企业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坚持市场主体在哪里,支部就建在哪里,并紧紧围绕“书记有能力、班子有活力、制度有落实、工作有特色”来抓支部建设;企业强化党员队伍管理,坚持党员“学习在先、攻关在先、服务在先”等长效机制,实现“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向培养目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人事部主任臧若愚为吴毅颁发纪念奖杯“我们将以本次获奖为契机,全面落实‘两会’精神,增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探索民营企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方法路径,打造促进共同富裕的民企样本,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吴毅表示。

2023-03-21
Social Responsibility 社会责任

在30多年发展中,永卓坚持和永联村共享资源要素、共赢综合效益,探索形成了“企村永联、共建共享”的共同富裕模式,助力永联村率先实现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 在永卓的带动和反哺下,永联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2000余名村民在永钢集团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11000个村民通过二次、三次分配享受永卓控股发展所得年人均超1万元。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人才发展
我们的未来 因您而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