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永卓控股绿色发展
9月13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江苏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介绍了五个“美丽故事”,其中就包括张家港市东沙化工园区“凤凰涅槃”的故事。围绕“绿色发展”的时代命题,永卓控股深耕不辍,并率先在东沙化工园区投资建设了绿普资源钢渣3D打印项目,让钢渣固废绿色蝶变。9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专题聚焦“循环经济”,报道了永卓控股钢渣3D打印项目,并得到了全网广泛关注,截至发稿,该新闻各平台浏览点击量已超25万人次。图文报道如下在张家港塘桥镇这条人气旺盛的商业街旁,一座崭新的公共厕所刚刚落成。与一般建筑所不一样的是,这个厕所竟是用钢渣打印出来的。永钢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粉碎料利用车间技术人员石宇航介绍,正常的一个打印周期大概在半个月左右时间,像这样一间厕所,它可以随调随走,可以循环利用。通过技术工艺,钢渣废料成为钢渣微粉,经配比后形成打印所需的油墨,通过管道就可以直接输入到“打印机”上打印了。打印生产的各类建筑不仅坚固,而且环保无害。此外,当地还将钢渣代替玄武岩进行沥青混合,成功应用于市政道路、高速公路等交通道路的建设和养护中。“玄武岩达到了200多块钱一吨的时候,而我们这边(钢渣)只要几十块钱一吨。所以说这一块现在在市场应用场景上还是比较大的。”永钢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粉碎料利用车间负责人朱晓彬介绍。将钢渣“变废为宝”,是实现低环境负荷和低资源消耗的重要手段。将钢渣和建筑材料跨界合作对促进绿色发展、助力“双碳”具有重要意义。永卓控股钢渣3D打印项目坐落于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开发研究以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钢渣等固废为原料,利用前沿3D打印技术,生产各类绿色生态、经济实用的建筑构件,开辟钢渣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成功取得了5项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成功应用于张家港船闸改造、镇村级清洁房改造、“张家港湾”景观用房等多个工程。此外,集团还联合东南大学等开展钢渣筑路关键技术攻关,梳理明确钢渣筑路的应用标准和规范,并完成了多项专利技术申报,成功将钢渣应用于锡太公路、苏嘉杭高速等道路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永卓控股循环经济产业园内还投资建设了冶金尘泥资源化处理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等,2019年,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主体申报的张家港市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成功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批准,成为全国50个基地之一。
2023-09-18
在30多年发展中,永卓坚持和永联村共享资源要素、共赢综合效益,探索形成了“企村永联、共建共享”的共同富裕模式,助力永联村率先实现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 在永卓的带动和反哺下,永联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2000余名村民在永钢集团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11000个村民通过二次、三次分配享受永卓控股发展所得年人均超1万元。